选择区域/语言

Select Region/language

0510 - 85958787
媒体中心
每一次突破、发展与进步,都将塑造更加美好的可持续未来

弘元开讲 | 走进中国矿大,实验室与产业化的破壁融合

  • 2025-04-26
  • 阅读次数: 18
  • 4月25日下午,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内涌动着一股澎湃的创新浪潮。这座以“能源科技”为根基的百年学府,迎来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校企联袂—弘元徐州基地电池副总经理于佳率团队走进校园,以“光伏产业与未来技术”为主题,与矿大师生展开深度对话。这场活动不仅为师生打开了透视产业前沿的窗口,更以“技术协同”为纽带,架起了一座从实验室通向产业高地的桥梁。


         

    一场实验室到产业的前沿对话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  在100分钟的演讲中,于佳以“光伏产业十年技术路线图”为轴,层层展开,他以一组极具张力的数据为引,点燃全场:弘元N型TOPCon电池量产效率突破26.9%,组件功率登顶730W+的巅峰水准,产品矩阵横跨10余国,更在中东50℃炙热沙海与北欧-30℃极寒之境中淬炼出超乎想象的可靠性。光伏产业正经历从“野蛮生长”到“精耕技术”的范式转换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  斑驳的铝背场电池、迭代升级的PERC技术、精益创新的TOPCon电池,无声述说着中国光伏从实验室突围到领跑全球的产业历程。面对产业化难题,于佳以“电池结构工艺路线”等案例,阐释中国光伏通过工艺革新与设备国产化破局之道。在技术推演环节,于佳提出的“电池片转换效率工艺”引发热烈讨论,一来一往的沟通中,灯光映照着新老光伏人坚定的目光,闪烁的智慧光点连成星海,恰如二十年前实验室摇曳的钠灯光晕,此刻正在年轻瞳孔里重燃。

      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  顶尖学府×行业龙头=产学研新范式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  作为拥有多个国家级新能源科研平台的高校,矿大正从传统能源强校向新能源创新高地转型。矿大是新能源领域的“人才摇篮”,弘元则是产业创新的“核心引擎”,我们的合作是创新链与人才链的深度咬合。自2023年校企共建“光伏材料联合实验室”以来,双方已形成“科研攻关-人才输送-标准共创”的闭环生态。
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  从实验室的量子点突破到戈壁滩上的超级电站,弘元以“技术极客”的执着与“攀登巨头”的格局,在全球能源革命中刻下中国坐标。正如于佳在结语中掷地有声的宣言:“当高校的原始创新力与企业的产业化势能熔铸一体,我们不仅定义技术标准,更在定义人类文明的未来形态。”

    在“双碳”目标的时代命题下,这场跨界对话,正为中国光伏持续领跑全球注入澎湃动能。